智庫思享 |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 |
|
作者: 來源: 瀏覽:135 次 | |
近日,由省咨詢公司生態規劃咨詢部撰寫的《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探析》一文被《中國工程咨詢》(中國工程咨詢協會主辦)2023年第3期刊用。
文章概要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涵蓋湖南、湖北共33個縣(市、區),總體規劃面積約為6.05萬km2,其中湖南省內面積共4.68萬km2,囊括湖南省的岳陽、益陽、常德3市以及長沙市望城區。作為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態屏障,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肩負著維護長江流域防洪安全、保護水生態安全以及維持國家糧食安全的艱巨任務。 近年來,湘、鄂兩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的總要求和“守護好一江碧水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在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生態修復、基礎設施、產業轉型和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效。2023年2月國務院批復《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》,進一步對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發展作出重要指示。然而,當前洞庭湖生態經濟區仍然存在生態保護任務艱巨,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高,產業體系不完善和政策執行機制不暢的問題。本文在精準分析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發展困境的基礎上,從生態文明、基礎設施、產業發展、政策保障等方面探析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綠色高質量發展路徑。 一是守好一江碧水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。 通過開展“全要素、全范圍、全過程”的生態修復、科學規劃統籌布局、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,守護生態建設成果,構建綠色生態體系。 二是以創新促發展,統籌基礎設施建設。 通過提前布局前沿技術、加快產業基礎設施融合提質,推進“數智洞庭”工程,打造完善基礎設施網絡。 三是做強優勢產業,健全現代產業體系。 通過做強優質特色現代農業,發展綠色高效先進制造業,打造國際知名文旅產業,搭建產業科創載體平臺,著力推動湖區產業綠色轉型升級。 四是以政策促發展,深化體制機制創新。 通過創新統籌協調機制,常態化聯合工作機制,健全生態補償機制,不斷釋放生態經濟區政策紅利。 結 語 近年來,我司充分發揮綜合性、戰略性和政策性決策咨詢服務平臺和智庫專家的專業支撐作用,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關注的重大現實問題,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。下一階段,基于新形勢發展需要,立足江湖關系新變化和江湖協同治理新要求,我司將全面貫徹落實《新時代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》精神,為全省推動洞庭湖生態經濟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 |
|
![]() ![]() |